应该尽量使用 local 变量而非 global 变量。这是 Lua 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。global 变量实际上是放在一张全局的 table 里的。global 变量实际上是利用一个 string (变量名作 key) 去访问这个 table 。虽然Lua5 的 table 效率很高 ,但是相对于 local 变量,依然有很大的效率损失。local 变量是直接通过 Lua 的堆栈访问的。有些 global 变量的访问是不经意的,比如我们有双重循环操作一个迭代的 table:
这里,pairs 其实是一个全局变量应用的函数。如果我们这样做:
效率会稍微提高一些。如果是单层循环,这样做就没有意义。因为 for ... in 循环中的 pairs 这个函数只会被调用一次,而不是每次循环都去调。我们的原则其实是,被多次读取的 global 变量,都应该提取出来放到 local 变量中。

同样,记住,每次构造一份 table 都会多一份 table 的 copy 。比如在 lua 里,把平面坐标封装成 { x, y } 用于参数传递,就需要考虑这个问题。每次你想构造一个坐标对象传递给一个函数,{ 10,20 } 这样明确的写出,都会构造一个新的 table 出来。要么,我们想办法考虑 table 的重用;要么,干脆用 x,y 两个参数传递坐标。
同样需要注意的是以 function foo (...) 这种方式定义函数, ... 这种不定参数,每次调用的时候都会被定义出一个 table 存放不定数量的参数。
这些临时构造的对象往往要到 gc 的时候才被回收,过于频繁的 gc 有时候正是效率瓶颈。

-- 输出 1 2
如果你愿意,还可以做的复杂一点:
x,y 实际被存放在 closure 里,每次调用 function point 都有一份独立的 closure。当然,function 的 code 只有一份。




利用 or 运算赋缺省值是最常用的技巧。上例中,如果 arg 为 nil ,arg 就会被赋值为 "default" 。但是这个技巧有个缺陷,当缺省值是 true 的时候会有点问题。
a=a or true -- 错误的写法,当 a 明确写为 false 的时候,也会被改变成 true 。
a= a ~= false -- 正确的写法,当 a 为 nil 的时候,被赋值为 true ;而 false 则不变。
另外,巧妙使用 and or 还可以实现类似 C 语言中的 ?: 三元操作:
上面这个函数可以返回 a 和 b 中较大的一个,其逻辑类似 C 语言中的 return (a>b) ? a : b
SolidBlock
评论发表于 2017-08-27 19:18 ----- 回复此人
LuaStudio
2017-08-29 18:18 回复评论